机械-论述我国塑料加工业未来发展之路_0
塑料是21世纪的新兴材料,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塑料加工业是21世纪的绿色环保行业,推动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塑料加工业起步虽晚,但成长迅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大。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钱桂敬表示,1025期间,中国塑料加工业将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是实现逾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近日召开的第8届中国塑料工业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研讨会暨2013中国塑协塑料技术协作委员会年会技术交换会上,钱桂敬理事长发表讲话,深入论述了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第6届理事会自成立以来所做的两项重点工作:1是制定了《塑料加工工业1025发展计划指导意见》,在6届2次理事会上正式通过;2是制定了《塑料加工技术进步指导意见(2013⑵015年)》,在6届3次理事会上正式通过。这两项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国塑料加工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1025发展计划指导意见重新定位塑料加工业
塑料加工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简单的生活资料。随着高速发展,塑料加工业已从综合资料迈向了生产资料,迈向了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在这类情况下,重新定位这1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当重要。1025发展计划指导意见明确了塑料加工业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消费品的民生产业,也是为各行各业提供重要产品和各种新兴材料的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塑料加工业由民生产业起步,目前正朝着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发展。同时,1025计划也明确了塑料加工业是以制品为核心,涵盖原料、机械、模具、助剂为1体的新兴制造业。
为何称之为新兴制造业?缘由有两方面:首先,我国塑料加工业在轻工业中起步较晚,属于新兴产业。第2,塑料加工业所触及的领域是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
据钱桂敬理事长称,我国塑料加工业范围以上的企业仅占13%,范围以下的企业占87%。2012年,范围以上企业的销售收入达17000亿元。换言之,全行业产值超过20000亿元。在2011年,塑料加工行业产值已占当年GDP的3.55%。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如果到达5%,就可以够称之为支柱行业。虽未到达5%的门槛违建怎么做不被强拆,但塑料加工业是1个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时间,不同于其他已进入成熟期的行业。从当前情况来分析,虽然增速比往年有所降落,但相比其他轻工行业,塑料加工业的增速仍保持着较高水平。因此,塑料加工业是未来的国民经济支柱行业。
重新定位塑料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塑料加工业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明确塑料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钱桂敬理事长如是说。
塑料加工技术进步指导意见的整体思路
塑料加工技术进步指导意见全面分析了塑料加工业面临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总结了1025以来取得的技术进步和存在的不足的地方,同时也探讨了当前塑料加工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未来趋势和最新前沿技术。
该意见的整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第1,塑料加工业应坚持自主创新、重点逾越、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突出牢牢围绕科技发展和结构调解这1主题和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第2,应加快建设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的塑料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对塑料加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持和保障作用。
第3,应主攻当前关键共性的核心技术,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全面提高产业素质。
第4,应大力推动塑料制度安全通行建设,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强化产业优势。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不断增强行业的竞争力,推动塑料加工业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
该指导意见对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技术研究也提出了1些看法。整体方向应围绕4个牢牢:
第1,牢牢跟踪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依照功能化、轻量化为成型的要求来掌控全部塑料行业的发展方向。
第2,牢牢围绕塑料加工业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力争重点突破,并构成产业化,以改变塑料加工业的面貌。
第3,牢牢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大力推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
第4,牢牢围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清洁生产,为塑料加工业节能减排首创新的台阶。
功能化和轻量化是塑料加工业的成型要求
根据当代塑料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该意见明确提出功能化、轻量化为成型的要求。
功能化既是产品的属性,又是产品结构调解的重要方向。塑料作为21世纪的新材料,是节能环保型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配套材料。各种高阻隔膜、电池隔膜、光合膜、太阳能电池分装膜等功能性薄膜,和超滤微滤等过滤膜政府征收土地可以强拆吗,各种高强、高韧、耐高温、耐磨、耐腐蚀、导电、导热绝缘、纳米核心等工程塑料,在未来市场中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技术进步的加快将赋予塑料材料和塑料制品更多新功能,以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塑料制品的功能化、智能化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轻量化技术将为塑料工业的发展带来重大便利。新材料和新工艺(层叠共挤、多层复合等核心工艺)的进步使得薄膜、片材及容器轻量化的发展成为可能:采取发泡技术可以实现结构减重,如当前行业均在关注的超临界2氧化碳发泡技术;微孔塑料采取当今世界的前沿技术,每1立方厘米中,大概有109⑴015个小孔,孔径极小,这不但实现了减重,而且大大提高了塑料的各种性能;高强发泡制品在高速列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中的利用也非常普遍,未来,轻量化材料在汽车、飞机、轨道交通方面的利用将会越来越广。微成型技术是塑料加工业从设备到成型工艺最早进的技术之1,包括目前盛行的3D打印、微速度成型及CAD成型等技术,均被广泛利用于光电通讯、影象传输、医疗器械、信息存储、电子产品、生物医学、精密材料,可以满足材料更加昂贵、零件更加细微、更节俭空间的高端精密结构零件的利用和需求。
轻量化和功能化不但是世界塑料加工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和趋势村委有权强拆吗,更是塑料加工业先进成型技术的1种体现,引领着行业未来科技通关、技术创新的方向,对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重点领域分析
塑料加工技术进步指导意见还明确了技术进步的重点领域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首先,材料研究及其利用。我国塑料加工业所需要的特种精细料、特种功能料严重缺少。因此意见将发展前景好、利用范围广、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新型材料及利用列入重点通关类。意见对石墨烯材料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石墨烯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光学和电学性能,在电学、化学生物器件、能源存储设备和改性领域具有广泛的利用前景。比如石墨烯薄膜可以用于超级电容器,以石墨烯薄膜为基础的超级电容器,体积超小且整合性强,将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带来革命性剧变。
其次,先进制造技术。在当代塑料行业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高新生产技术之间的差距。超临界2氧化碳发泡技术是这次意见中计划的重点。另外,还包括各种特种膜、功能膜、智能膜的制造技术。提高技术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我国PET双向拉伸薄膜产能严重过剩,但是从全球来看,特别是欧美地区,需要大量进口,但是因质量问题,欧美根本未把中国当作供应基地。
第3,先进装备。装备是工艺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塑料加工业建立现代化体系的载体,是产品质量和水平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联合的基础。我们高价引进最早进的设备,结果只能生产相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差异化不可能实现。现在,大范围引进设备的高潮已过去,塑料加工业迫切需要高性价比、安全可靠、高效低能的绿色装备。依照这1研发方向,国产设备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编者总结】中塑协第6届理事会自成立以来前后制定并通过的两项意见对中国塑料加工业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也为这1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功能化、轻量化成型为标志,塑料加工业已进入高技术时期,迫切需要发挥技术进步,科学创新对塑料加工发展的保证和支持作用。